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32章

作者:东鸭西楼

  朱元璋父子目送他离开,朱标开口道:

  “刘夫子这次确实不该犯错,只看李先生就比他圆滑得多,身为百官之首,他看似为官员们出头,却又什么都没说!

  夫子这次,不如李先生也!”

  朱元璋回头,默默看着朱标,朱标一惊:

  “父皇,难道儿臣看错了?”

  “南北榜之事,你却没学会你张家弟弟说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立场,从李善长的角度来说,他是朕的老兄弟,未来必定能封公侯的人物,他虽然是文臣,是宰相,但他的政治班底是跟着朕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兄弟,所以他自然不会对南北分榜感同身受?

  那老狐狸能出面,还是看在拉拢人心的份上,和刘基怎么一样?

  刘基虽然跟着朕也很久,但他可不是淮西人,若他肯真心依附李善长,也许就不会活得这么累!

  但李善长那人不是那么好跟的,他刘伯温也是心高气傲之人,

  所以这朕登基之后,摆在刘伯温面前的问题就是他如何自保,这老家伙也是硬气,竟然能拉拢一批人跟李善长打得有来有往!

  但你再看看他的班底,就明白刘基为什么会比李善长更在意南北榜一事!”

  朱标闻言,方才恍然大悟。

  如今朝堂之中,确实有两个政治势力隐约形成。

  其中一方,是以朱元璋最早打天下的那些淮西老兄弟为核心的那批人,李善长,徐达两人就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徐达是武将,长期领兵在外,李善长这位文臣就成为应天淮西帮的领袖。

  另一边,刘基拉拢了浙东老乡和官场上和他政治理念相近的一批人,也形成了一个对抗势力。

  二者看似相通,其实跟脚不一样。

  李善长的依仗是那些还在北方打仗的功臣,他对于科举取士这件事并不敏感。

  可刘基呢?

  浙东从宋时起,就是天下科举出进士的重地之一,刘伯温的根基就是那些浙东的老乡和依附他的低阶官员。

  对于浙东一派来说,科举是关系到他们身家性命的东西。

  如果刘伯温不出头,大概那些依附他的人马上就会做鸟兽散。

  “朕理解他的立场,但他也应该看出朕的初心,他刘伯温完全可以用更怀柔的办法,做到两全其美,可是他出此昏招!

  他倒是忘了,朕让他做御史中丞是为了什么?

  不是为了让他用监察权去结党营私的,若是如此,朕何必用他?

  给他一个清闲职位养老去就是!”

  “希望刘夫子能明白父皇的苦心……”

  朱家父子的对话告一段落,另一边,御史中臣刘伯温走出皇宫,和进宫前的愤慨不同,他此时有些失落。

  等出了宫门,却有人等着他。

  这些官员要将他围起来,刘伯温摆摆手,让他们不要靠近!

  他独自一人,往前走。

  只是路过一人的时候,刘基说了一句:

  “陛下背后有高人,南北榜一事,决不可再提!

  你出身检校,可以去打听一下,陛下最近跟谁走得近,

  还有,也许从其他人身上,也能找到线索!”

  说完,刘伯温上了自己的车,车夫道:

  “老爷,您要回御史台?”

  “不,去许府!”

  刘基深吸一口气,这次陛下对他已经有了成见,他必须做点什么弥补一下。

  南北榜一事,他插不上手,但算学入科举,他还能帮得上忙。

  许存仁那老小子,大概还在为算学教材的事情发愁,

  他身为太史令,刚好数理学也是他的拿手强项之一,可以用上1

  他来许府的时候,正好撞上许夫人出门。

  “见过老嫂子!”

  “是刘大人呀!”

  许夫人朝着刘伯温行了个礼,道:

  “你是来找老许的吧,我给你通报一下!”

  “嫂子有事您自去,还跟我客气做什么?我自己进去找他就是……”

  “行,他正跟他的学生聊什么呢,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你去吧!”

  刘伯温跟许夫人告辞,推门而进。

  “你小子给我鼓捣出个什么算学入科举,害得老夫霉运连连,你不帮为师擦下屁股?”

  许存仁从里边传出来的话,让刘伯温心神剧震。

第136章 张异曝光了,怒怼刘伯温(5K)

  许府,不大的书房中,

  许存仁和张异二人,大眼瞪小眼。

  许存仁吹胡子瞪眼的模样,让张异觉得有莫名喜感。

  “先生,您这是被皇帝逼疯了?”

  怎么不是?

  许存仁一听说算学入科举的事,马上头疼不已。

  虽然此事因他而起,也已成定局。

  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国子学编撰一份算学教材出来,而且这份教材,大概也会成为大明的算学官方教材。

  可是就是编撰教材这事,算是彻底把许存仁难住了。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对算学真是一窍不通呀!

  本来许存仁也可以通过他的关系,去搜罗算学人才,

  如今算学入科举,乃是革天改地之大事,许存仁也以为找到算学老师很容易。

  可是他做起来才发现,他被百官孤立了。

  尤其是他浙东那群老乡,却隐约疏远他,他去求几个平时不错的老乡,却被人婉拒了。

  许存仁也是走投无路之下,才打上张异的主意。

  张异本就打算将自己编撰的教材交给许存仁,只是该默写出来的东西他还没默写好!

  所以看到许存仁如此,他也觉得好玩,顺便逗一下老头子。

  张异将前世的教材默写出来,也不全是为了帮助许存仁。

  算学入科举是他提出来的,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那自然要做好!

  两年后就是开恩科的日子,可大部分读书人估计连算学基础都没有,

  大概只有一些研究《易经》或者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才会拥有算学方面的优势。

  如果朝廷主持编写教材,先不说耗费的时间,他也不相信古人的水平。

  不是说古人数学水平不行,就某些天才本身而言,他们的算学水平说不定比自己都高。

  而且将算学和历法,天文融合这些,自己拍马不及。

  但张异怀疑的不是古人的上限,而是下限。

  所谓教材,不是让你卖弄你学识的东西,他需要循序渐进有一套好的系统,

  在这方面,谁比得上后世卷成狗的某东方大国?

  张异不需要费心力,努力回忆起他学过的课本就行。

  这对于他来说很容易,只是抄录课本,本身就是体力活……

  他已经琢磨着,要不要自己弄一套印刷工具!

  “皇帝陛下倒是没有逼老夫,只是最近你先生我的人缘实在太差,我倒是知道有几个喜欢研究算学的同乡,可他们拒绝了我的邀请!”

  刘伯温站在窗外,默默地将二人的对话一字一句记在心里。

  那个小孩儿,刘伯温还记得,是龙虎山大真人张正常的此子,

  他对龙虎山的印象不好,对张异也谈不上好感。

  但听说算学入科举,是张异给许存仁的建议,他也大吃一惊。

  作为监察百官的御史中丞,刘伯温手里也有类似检校的权力,

  就算他不想关心,关于张异的一些事也会放在他案头。

  自从衍圣公之事后,朝廷中看龙虎山不顺眼的官员不少,他们或者向御史台告密,或者直接一本奏疏送入宫里,龙虎山传人不学无术,侮辱圣贤的罪名就张异就没少过。

  但这个孩子,似乎不一般?

  刘伯温对张异个错了一些重视,却变得更加反感。

  “一个道士,去国子学读书也就罢了,如何敢插手科举之事?”

  一想到算学入科举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老刘对张异的印象,更加不好。

  他也不想听下去,之事咳嗽一声。

  “外边有人?”

  许存仁和张异听到咳嗽声,朝着窗外望过去。

  “刘基!”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