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482章

作者:东鸭西楼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张异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

  “如果成了,咱们应该做点什么?”

  朱元璋顺着张异的幻想,适时套话,张异自然早就有了腹稿……

  “如果成了,商税改革能提上日程的话,去浙江发展工商业是个不错的主意……”

  “做生意?”

  “不,是办工厂……”

  张异摇头否定了老朱的猜想,如果能忽悠刘伯温把那件事办成了。

  他怎么可能只死满足赚钱?

  既然要做,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不管这场试点是成功还是失败!

  他张异也会给后世的史书留上浓重的一笔。

  工业化,并不是一蹴而就,却可以提前留下一些种子。

  “是工厂,不是工坊……”

  见朱元璋还不明白,张异很认真地强调。

  他和老朱有过很多合作,书局,铅笔工坊……

  但这次不一样。

  “嗯……”

  老朱自己的商人身份也是个水货,并不能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不过他心中的疑惑,已经有了答案。

  “那咱们就期望陛下,能被刘大人给劝住吧……”

  一老一小对视微笑,然后变成开怀大笑。

  “对了,你说开工厂,可是工厂是什么,你要开设工厂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

  朱元璋这个问题很宽泛,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张异低头想了一下,决定先回答他第一个问题,要开什么工厂?

  “作为工业革命,自然要从纺织业开始做试点……”

  他给出自己的答案。

第321章 流水线作业,粮长制度

  “纺织业?”

  “没错,就是纺织业……”

  张异道:

  “从宋时黄道婆将纺织技术传入长江中下游一带,吴地一直是全国的纺织业中心……

  龙凤年间,陛下就已经在他所辖地区推广种棉花,去年更是加大了力度!

  这棉花的产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给纺织业提供基础……”

  提到种植棉花和纺织业,朱元璋可就不困了。

  推广种植棉花,也是他比较得意的政绩之一。

  如今江南各地,大抵都有棉花种植,而松江府附近,更是在元朝时期就是棉花的产地。

  有了棉,纺织业自然也就起来了。

  事实上在苏州、松江、杭州这一带,早就是纺织业的中心。

  张异提出要从纺织业入手,在老朱心里,这并不是个什么新奇的主意……

  松江府,大大小小的家庭工坊不知凡几……

  “纺织业,咱们能干点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开开染坊,搞搞工坊,这倒是有条件,可是……”

  “不是工坊,是工厂……

  拥有新的纺织机,新的管理方式,能够流水作业的工厂……”

  张异重点强调,朱元璋被一堆名词绕的有点晕……

  “咱们开工厂的目的,是能几倍,十倍于一般家庭工坊的产量,将天下棉布的价格打下来。

  用更高的生产方式,让朝廷看看工商业的税收潜力。

  不过,这事还是等刘伯温那边说动皇帝再说吧,现在说这些没有意义……

  且如果不能找皇帝要到一些特殊的权利,恐怕也不好办!”

  想要特权,什么没有?

  朱元璋心里既然有了主意,他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东西。

  工商业的税收潜力真的很高?

  还有,工厂比起家庭工坊究竟好在哪?

  管理模式……?

  “你给我细说下所谓的工厂……

  还有税收的事!”

  张异简单的将工厂和家庭工坊的区别说了一下。

  从规模,生产方式还有管理方法,他所说的东西,都在挑战老朱的认知……

  “就说管理方式吧,叔叔,您现在的铅笔工坊经营得如何?”

  朱元璋被张异问到这个,有点卡壳,他一个皇帝如何不可能时时关注这件事。

  不过,铅笔这种硬笔,在老朱的有意推广下,确实也逐渐传开了。

  铅笔工坊的利润虽然不大,但胜在稳定。

  “倒是还可以,不过也就那样,如今外边已经有能仿制铅笔的工坊,咱们不再是独一家!”

  张异闻言莞尔,铅笔这种东西的工艺并不算难。

  只要知道材料,配方是可以慢慢研究出来的,他本来也不指望这玩意赚钱,只是听到老朱诉苦:

  “虽然销量上去了,但因为同行竞争,利润反而下去不少!”

  这件事老朱倒是知道的,因为在铅笔工坊的利润下降,东西被人仿制之后,检校曾经跟他说过。

  检校的意思,是教训一下仿制的商人,只是朱元璋禁止了这件事。

  铅笔这种东西,是知识传承的工具,而不是谋利的商品。

  朱元璋严禁高见贤等人去收拾竞争对手,但铅笔工坊的利润开始不行,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最主要的是,工坊的工匠也在离开,熟练工变少。

  又导致了工坊的产量下去。

  张异听老朱说完,笑了:

  “叔叔,那你试试我说的流水线作业,看看能不能把利润做上去。

  铅笔的制作,就那几道工序,你可以将他们拆分开来!

  然后,把最难的工序,交给熟练工做,而新手只做简单的部份。

  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然后到最后的组装环节,再将它们组装起来。

  你试试,会有惊喜……”

  流水线,是工业革命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张异对这种管理方式有信心。

  可是,如果没有感受过流水线作业强大的人,听起来其实很反直觉。

  朱元璋对于张异有足够的信任,所以他点头同意。

  “至于新的纺织机,回头我会研究出出来,直接抄珍妮纺织机就行了……

  至于工人……

  叔叔还记得咱们争论过的关于女子的话题吗?”

  朱元璋闻言一愣,这聊着开工厂,怎么好好的扯到女子的问题上去了。

  “纺织业最重要的工人,就是由女子组成的,叔叔不相信女性的生产力,小道到时候也会让叔叔见一见……

  这些女性在农耕中,她们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微乎其微,可是在纺织业,她们才是中坚力量!”

  提起关于女德的问题,老朱的脸色还是有些难看。

  人的三观如果那么容易转移,那就好了。

  更何况是朱元璋这种意志坚定的人,他认定某些事,那就比别人更难转化。

  只是他终究还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如果合乎大局,他也不是迂腐之人。

  尽管很难接受,可老朱还是认真考虑张异的话。

  就如张异药园子里的那些稻谷一样,拿一个地方作为实验田,对于天下大局并无影响。

  可如果成了,那全国推广也不是难事。

  “希望能做成吧!”

  “嗯,就看刘伯温能不能说动皇帝了,此事若成,北方说不定也能因此受益……”

  张异想起后世看过的一段史料,心生感慨。

  提起北方,老朱的心咯噔一下。

  转头望向张异,虽然努力南北弥合,朱元璋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将政策往北方倾斜……

  他也知道龙气南迁之后,北方和南方在经济上是非常难以平衡的。

  可在迁都这个大趋势被他定为国策的情况下,北方能发展起来自然最好。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