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985章

作者:东鸭西楼

  胡惟庸一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他身上。

  恐惧,兴奋,或者戒惧。

  胡惟庸很开心,他并不在意这些人的目光,无论如何,此时他终于成为胜利者,掌控了京城的局面。

  “汪相,推脱责任的事可以先放在一边,咱们身为大明的宰相,怎么也要主持大局!

  大局为重,您所是吗?”

  胡惟庸拍着汪广洋的肩膀,汪广洋冷哼。

  “一起走走!”

  就如以前一般,他邀请汪广洋进入宫中。

  其他人驻足不前,不敢动。

  汪广洋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还是跟上了胡惟庸的脚步。

  “陛下遭遇不测,身为臣子的本相,悲痛欲绝!

  遥想当年,陛下意气风发,本相只是他坐下一个不起眼的官员!

  当时本相就想,要是本相能成为这等英雄人物,多好……”

  进入承天门,便是汪广洋熟悉的广场。

  虽然北京的皇宫他来得不多,但这里的格局和南京一模一样,汪广洋走在此处,神色恍惚。

  听着胡惟庸疯狂的言语,他沉默。

  “咱们的陛下是大英雄,也是枭雄!

  如果他本本分分,也许还真能成为一代明主!

  只可惜,出身决定了他的格局!

  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忘了他能得天下,是因为什么?

  他这些年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其实早就失了民心。

  有如今之果,未必不是前因所定?

  你说是吗,汪相?”

  胡惟庸回头,盯着汪广洋,汪广洋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

  他本以为胡惟庸会以利益诱他,或者以武力恐吓他。

  却唯独没有想到,胡惟庸所持立场,竟是如此。

  朱元璋执政十年,重用春秋派的官员,由通过各种改革逐渐削弱相权。

  身为臣子的汪广洋对朱元璋是忠诚的,但身为文人的汪广洋,却能旗帜鲜明地反对老朱的立场。

  “汪相,本相记得李先生将我扶上宰相的位置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过。

  身为宰相,不仅仅是要为皇帝效力,更重要的,是要为身后的读书人谋取利益。

  陛下辜负了天下读书人,就是辜负了民心!

  你确定,你有选择的余地?”

  汪广洋被胡惟庸的一番话,说得冷汗直冒。

  身为臣子,他有忠诚的义务,

  可是身为一个理学一脉的读书人,汪广洋自有他的责任。

  他低下头,扪心自问。

  也许朱元璋不在了,对于这个国家而言,才是最优解。

  没有朱元璋,一切都能回归旧制。

  所谓的算学入科举,所谓的改革,都该废除。

  皇帝已经因为这件事,跟江南的士族搞得非常紧张,就连起义造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伴随着朱元璋和朱标的去世,这些矛盾就能凭空消失了。

  胡惟庸见汪广洋楞在当场,呵呵笑起来。

  “汪相,请协助胡某,拨乱反正!”

  汪广洋:……

  造反,弑君乃是大逆不道之事。

  可是杀了朱元璋,对于他们而言,拨乱反正四个字也不算用错。

  他深吸一口气,无声点头:

  “新君在哪?”

  胡惟庸笑笑,汪广洋说下这句话的瞬间,代表他彻底选择站在自己一边。

  “鲁王殿下我护着,汪相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胡惟庸得意忘形之下,都不用避讳着。

  他这句话,等于曾任了凌说就是他的人。

  汪广洋想起胡惟庸这些年的动作,再联想到吉安侯陆仲亨……

  他也不得不佩服,胡惟庸的野心和实力。

  “胡相好心机,好手段……”

  汪广洋后退一步,给胡惟庸行了一个大礼。

  胡惟庸很想忍着,但他还是忍不住笑起来,他笑得很大声,汪广洋十分尴尬。

  为了这一天,他等了实在太久了。

  胡惟庸望着远处,黑暗中的奉天殿。

  上次他悄悄坐上皇位的时候,只能背着人偷偷摸摸。

  但今日之后,那把椅子对他而言,只是唾手可得。

  “胡相,我可提醒你,你能控制朝野,却未必能控制外边……

  别忘了,宁王朱棣,可在徐达那里好好着呢?”

  曾经的燕王变成宁王,但依然是朱元璋最重视的弟子。

  汪广洋既然承认了胡惟庸造反的合理性,马上开始为他出谋划策。

  朱棣,徐达……

  胡惟庸呵呵笑:

  “所以咱们要马上将鲁王推上皇位,让他成为皇帝……

  有了大义的名分,前线那些军人会不会听徐达的话,都很难说……”

  ……

  汪广洋和胡惟庸一起回来的时候,百官的目光不由自主聚在他们二人之上。

  汪广洋尤其得到关注。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动,随着胡惟庸的主动站出来,大家伙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

  可胡惟庸能不能控制朝中的局面,这其实还没有定论。

  不说武将这边,他是不是能彻底掌控兵权。

  文官集团这里,也需要有人为他这件事的正统性背书。

  正统性,乃是造反是否顺利的关键。

  如果汪广洋不配合,哪怕胡惟庸将在场的人都杀了,他也是乱臣贼子。

  而汪广洋会支持吗?

  被所有人都盯着,汪广洋有些不好意思,他咳嗽两声说:

  “陛下遭遇不幸,但好在反贼都已经授首,本相建议尽快安排鲁王登基……

  如今蒙古人入侵,正是多事之秋。

  国不可一日无君……”

  他的话,引发哗然。

  谁都想不到汪广洋被胡惟庸叫走不久,居然会直接投降。

  “忠勤伯,好一个忠勤伯!”

  “汪广洋,你真实陛下的好臣子呀……”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胡惟庸的做法,很快就有官员跳出来咒骂汪广洋,不过他们的话音未落。

  凌说大喊一句:

  “原来这里还有晋王残党,杀了……”

  剩下来的锦衣卫闻言,直接拔刀。

  手起刀落,不久,一些人倒在血泊之中。

  汪广洋的身体颤抖,这里有许多人,可是他的同僚,甚至有他的好友。

  可是面对这种原则性的问题,大家的立场终归不同。

  他看看其他人,尤其是六部的尚书和中书省一众大员。

  这些人是文官的领袖,也是他要争取的关键。

  “几位大人,借一步说话!”

  汪广洋将一众中书省要员,六部尚书和御史台的人都叫到一边。

  胡惟庸面带微笑,任由汪广洋行动。

  “汪大人,您今日……”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